第(2/3)页 朱瞻均没有插话,示意对方继续讲。 “所为没有户籍名册,其实并不是他们原本没有。是当地的官府也受了灾,户籍名册要么被冲散,要么泡的看不清字迹。” “有些人就以此为理由,只给那些有名有姓的发放,没有的,就让灾民们等着,朝廷户部名册重新登记,核实以后再分发。” “然而……” 张白圭压低了声音:“我问过夏先生,地方报上来的是按实额报的。至于户籍名册,他们只是派了几个人来誊抄。” “那么多名册户籍,几个人要抄到什么时候。” 朱瞻均脸色越来越冷。 “你去考察各地情况的时候,也注意这一点,有嫌疑的一律记录在案。” “是。” 张白圭应了一声,然后继续道:“除了这方面问题之外,还有粮食的问题。” “虽然大水已下去,可当地终究没有了粮食保障,如今朝廷要南北开战,凤阳府这边粮食,提供的只能保证人不死。” “不死和有力气干活是两回事。” “如果不让百姓吃饱,有保障,恐怕到了开春春耕,百姓耕种也是有心无力啊。”“在没有到夏收之前,百姓们是没有半点粮食的,这些都需要咱们来保障。” “除此之外,还有土地问题。” 又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册子,放到了朱瞻均的面前。 “凤阳府方面,大部分土地都已经被太祖高皇帝,赏赐给了当地之民,我们想要良田,就要重新开阔荒地,可荒地终究有限,无法达到咱们的要求。” 指了指小册子,“这几日与殿下的交谈,让臣有了一点想法。” 朱瞻均接过来看了一眼,倒吸一口凉气,震惊的看着对方。 “你这是打算搞大事啊!” 张白圭微微一笑:“这些事情本来就弊病居多,趁着现在能改,自然要改。” “不然就如他一样,纵然全力尽出,也只是给大明增加了几十年的国运。” “如今陛下信任殿下,将凤阳一地交与殿下您,可不单单只是让您在这里种粮食的。” “陛下将一府军政,官员任免,杀伐之权交给您,就是想看看您,能给大明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改变。” “太祖高皇帝,夏先生,之所以选择凤阳之地,是因为这是君主的老家,大明的凤鸣之地。” “大义灭亲方可震慑群雄,拿自家的地盘先开刀,将来有了成果,向他地动手管理,别人也无话可说。” 朱瞻均看着面前小册子上的内容,沉吟许久重重的一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