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瞻均的讲述,让郑和陷入了沉默。 他小时候经过苦难,知道饿肚子的痛苦,更知道大明的百姓过得有多么难。 如果恒河平原区域,真如户部等部门推测的那样,能够养活四万万百姓,那这片平原简直就是一片天然宝库。 而作为一个航海家,他知道大明想打下这片区域很容易,可最难的就是永久的控制。 “殿下,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将来怎么控制这片区域。” “从云贵出发或许近点,可缅甸国等区域,到处都是高山丛林,通行一趟,称为登天之难都不为过。” “而且我们与他们的气候不同,如果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各种疾病甚至致命的疟疾都会随之而来。” “1000人出发,只有200人活着到地方,都是天大的幸事。” “我们的船队又太慢,来回一趟需要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如果以船队靠运输,这里出了问题,等我们来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听到郑和提出的难处,朱瞻均点了点头。 坐到郑和对面,朱瞻均缓声道:“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不止商讨了一遍了。” “经过我们的商量,决定开通一条明缅道路,随后借助火药爆破,以及各种工具,从孟加拉再联通缅甸这条公路。” “太难,而且消耗的人力不是一般的大,我们大明根本就承受不起。” 朱瞻均刚说完,郑和就给予了否决。 两条路或许相距距离不远,对大明而言,也就是一省之道路。 可这不是距离的问题,而是当地环境的问题。 想要开拓这条公路,几乎需要一路开山,难度实在太大。 如果让大明百姓来修,这条道路之下,将会埋葬着无数的大明百姓的血肉。 用大明的血肉铺出来的道路,郑和他不会踏上去,他更不允许朝廷这样做。 “谁说要我们大明百姓出力了。” 朱瞻均悠悠的说了一句。 郑和猛的抬头看向朱瞻均,他从这句话中听出了别的意思。 朱瞻均喝了口茶,不紧不慢的说道:“暹罗真腊缅甸,还有孟加拉国,这里有无数的人力,够我们使用。” “按照计划,我们打下缅甸和孟加拉以后,就会以稳定当前局势为主,开凿道路为辅。” “五年。” 朱瞻均伸出了一个手掌,“我们计划在5年之内修成这条路,随后这对阿三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郑和深吸了一口气,压低声音道:“那您知道如果这条路修成,下面会埋藏着多少尸骨吗?” 朱瞻均抬眸看了郑和一眼,声音依旧平静的回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用他们的付出换来大明的强大,我相信他们心里也会很高兴的。” “可是,殿下……” 朱瞻均伸手拦下了要继续说的郑和:“这是朝廷的整体战略,郑太监,你做好你的航海任务就行了。” 说完,朱瞻均起身走出了船舱,前往了休息的房间。 看着离开的背影,郑和有些发愣。 朱瞻均跟他说这些,只是想通知一下他,而不是在争取他的意见。 后面的话说的更直接。 作为远洋船队的指挥使,伱处理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别想一些不该考虑的问题。 一旁的郭刚,见郑和有些沉默,想了想还是决定说些什么。 “郑指挥,有些事情不是咱们能改变的,殿下曾经说过,站在不同角度的人,看待问题不一样。” “或许在咱们的想法中,和平友好才能让咱们的外交,以及航海安全。” “可对殿下和大明而言,这一切都是虚的,只有真实的占领,将这些土地收归国有,让百姓使用,或许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郑和疲惫的摆了摆手。 郭刚也没再多说。 他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听进去,但心里还是希望自己这位师父能听进去。 自家殿下的性格他非常了解,欣赏你不代表的可以容忍你。 既然两个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去,那就会把那个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人直接踢出局。 兔死狗烹,朱瞻均或许不会这么做,但鸟尽良弓藏,把他意见不合的人冷藏一辈子,还是没问题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