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是什么?” 李百室疑惑的问了一句。 “电台,一种可以加信息从千里之外瞬间传来的东西。” 李百室瞬间一愣,有些惊愕道:“怎么可能?” 朱瞻均也没解释,带着对方走了进去。 “立正!” 二人刚走入其中,执勤的军官一声大喊,在场的所有人毫不犹豫的起身立正。 跟进来的李百室,看到里面的人,眼眸微微一动。 里面穿的都是大明制式军服的士兵,不过这些士兵的年龄好像并不大。 最大的顶多十六七岁,小的只有十二三岁。 男女都有,偌大的屋子中足足有上百人。 朱瞻均微微抬手,所有人在军官的口令下,纷纷坐下,继续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有的拼装手中的零配件,有的跟随着教官,学习电台的使用技巧以及密语。 “他们是大明皇家军事学院通信科的士兵,以后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配合指挥官了解各方情况。” “大明皇家军事学院?” 李百室有些惊讶,根据其名称大概判断出,这应该是一所专门培养军官的学院。 朱瞻均点了点头,抬手指向正在学习的士兵。 “他们大部分都是阵亡将士的子嗣,或者是从民间收养的孤儿。” “他们已经在学院里培养了四年,对朝廷的忠诚毋庸置疑。” “在未来,他们将会投入军队,或者是进入朝廷里的其他部门。” “一个朝廷,不能只有单一的声音,不然这天下谁说的算就不一定了。” 朱瞻均这一番话,让李百室忍不住连连点头。 老朱当年为什么大杀特杀,还不是因为淮西新贵以及他们几个人力量太强,怕新皇帝控制不住。 朱瞻均这种专门培养忠于皇帝的官员,有好处也有坏处。 坏处就是这种科班出来的人,在做一些事情上会循规蹈矩,在君王和朝廷利益之间,他们可能会选择君王,忽视了朝廷的利益。 好处那就不用说了,有足够的人,皇权就不会被架空,对地方的控制也会大大的加强。 也会因此,让皇朝的气运继续流传。 总而言之,有好有坏,但对帝王而言利大于弊。 朱瞻均处理的就非常好。 科举制度依旧保存,但会培养自己的力量。 两个势力在朝堂上互相监督,互相纠正,互相牵制,对于皇帝而言,是再好不过了。 “第一批电台可以投入使用了吧?” 参观了一会,朱瞻均找到了负责人,询问电台准备的情况。 “启禀殿下,第一批12部电台已经组装完毕,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 朱瞻均点了点头,再次询问道:“这里到皇宫的电线装好了吗?” 负责人没有回答,伸出手引着朱瞻均,来到了一个单独的房间。 屋里几个电台人员正在等待,负责人开口道:“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测验。” 朱瞻均走到了电台边,深吸一口气,亲手打开了电源。 虽然只是一场简单的电台通讯,但接下来发出的电报,将是大明这个时空第一封电报。 而这一份内容,也将会被史官记录,成为未来历史课本上的一页内容。 调整了一下,朱瞻均缓缓开口:“给皇宫那边发报……” 电台人员立刻做好准备,朱瞻均捏了捏拳头,郑重的说答:“一语通万里,大明万年兴!”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