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桧:“谁人年少不轻狂呢,都过去了哈!” 秦熺:“难道,这次评论的奸臣,并非是父亲?” 秦桧:“且看看再说。” 【正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如果只看当时秦桧的表现,给秦桧一个“抗金义士”的称号,不过分吧?】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时候,秦桧变成了一个坚定的主和派呢?】 【生活,必须是生活!】 【毕竟,一个在温暖繁华的南方生活了半辈子的人,未必能扛得住北国的寒冷;一个吃惯了稻米菜肴的宋人,也不一定能有牙口啃食骨头上的那几乎看不见的肉丝——吃肉是不可能的——金人远没有很富裕到要给囚犯吃肉的程度!】 【赵佶、赵桓已经彻底投降,没什么利用价值了。之所以不杀他们不是金人怜悯,更不是为了表现什么仁义,只是为了有个抓手、有个理由,时不时地可以拿出来恶心南宋一下。】 【操作的好了,还能引起南宋的内斗,实在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但,其他臣子不一样。】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我出人,你出钱,大家一起把公司做大做强就OK了。如果你这家公司倒闭了,我也没理由陪着你一起死,对吧?】 【不知道秦桧是不是听过“Gli affa i so o gli affa i(生意就是生意)”这句话,但无疑,他这样做了。】 【因为文笔好,也因为其妻王氏的赞助,秦桧很快就在被掳的宋人中脱颖而出,成了挞懒的座上宾。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陈过庭等人都流放到东北的显州,唯独秦桧却在挞懒的卵翼之下,留在燕山府,先充“任用”,后任命为“参谋军事”。】 【因为参谋的好,有一次金兀术(完颜宗弼)还特地宴请秦桧,而“左右侍酒者,皆中都贵戚王公之姬妾”。】 【说了什么,咱们也不敢胡乱揣测,但大概是说些南南北北的小事,无关大局的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