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辽东浪死,烽火连天-《典藏历史:开局盘点十大明君》


    第(3/3)页

    【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请注意,这个时候还没有打高句丽,杨广就靠着一己之力给老百姓带来了不可承受的负担!】

    【终于,在大业七年(611年)杨广大肆征兵之时,长白山下的一个铁匠王薄因兵役繁重,与同郡孟让以长白山为据点发动农民起义,自称“知世郎”,并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呼吁大家一起反对杨广。】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虽然王薄没什么文化,诗名和用词都不怎么讲究,但这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却如同唢呐,吹响了隋朝和杨广灭亡的曲子。】

    【唢呐一响,全村准备吃席!】

    【特别是最后一句,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与其白白地去辽东送死,与其在被不断的奴役中丧命,反对杨广就算是被砍了头,又有什么可伤心的?】

    【起码,死得或许更有尊严,更有价值一点吧?】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大业九年(613年),农民起义不仅遍及山东、河北等地,而且发展到全国范围。】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杨广从东都去江都。次年四月,李密率领的瓦岗军逼围东都,并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数杨广十大罪状。】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同年十一月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隋朝,岌岌可危!杨广,命在旦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