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茶楼相谈(三)-《农女游医》


    第(2/3)页

    虽然东方府背后有一个万毒门,但是跟董清源比较起来还真算不得什么。董清源本身在朝在野的影响不弱,这才是他最为棘手的一个地方。就算是背后多少有一些阴暗,也确实是为国为民做过不少事情。

    对于这些元书涵当然不惧,裴明宣却多少要考虑几分。在其位自然就要谋其政,身为宣王裴明宣多少要考虑一些这样的事情。

    “在涵姑娘眼中,只怕清源和着周边的花草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者比周边的花草还要讨人厌几分,毕竟花草不会去惹元书涵心烦。董清源这两天心多少有些乱了,这也是董清源这么着急回去的原因。

    加上一身武功尽废的董清源,在这里实在没有什么能力保护自己。只有回到京城去,那个教导自己毒功的人在哪里,也许能够找到办法恢复一身武功。

    董清源虽然只是一介文臣,但若无那一身毒功也不能活到现在。失去自己一贯仰仗的东西,多少都让人有些惊慌之感。董清源的心智较为其他人,不知道沉熟稳重多少倍,这才能让自己暂时冷静下来。

    元书涵这一手实在是玩的太狠,董清源却只能够忍耐下来。董清源庆幸自己当初做的是一个文臣,失去武功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等多就是缺少一点自保能力,但在守卫的保护下,这点缺点算不上什么。

    “这个大概就要问董大人自己了。”元书涵对任何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所谓的个人好恶,董清源做的事情让元书涵不开心自然就是如此下场。当元书涵对董清源有恶感的时候,想要扭转就变得十分困难。

    “清源做的事情,确实是不讨喜。”裴明宣准确无误的戳中董清源的痛点,若说董清源现在最后悔的一件事情,莫过于昨日选择对元书涵动手。若再往前算来,那便是轻易将非剑舍弃,若非如此也不会招惹这档子祸事。

    然而事情如今已然发生,再如何后悔也无计可施,倒不如想想日后应该如何。趁着现在裴明宣远离京城,司空子弘又需要驻守边疆,自己回京布置才是正经。否则日后还真不知道是不是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这一切还是趁早布置的好。

    就算是元书涵没有那么多顾及,裴明宣和司空子弘总归是要顾及上三分的。他们同朝为官,有些时候说不得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也算是给自己增加一点筹码,纵然对于元书涵来说算得上是无用。

    “京城相距还有千里之遥,本王就在这里祝董大人一路顺风了。”这一路必然不会平静,那些人的目标若是董清源,便不会放着董清源安然回到京城。裴明宣着多少也算得上是丢块石头试水深,只是这个块石头的分量在别人看来着实的不轻。

    “多谢。”裴明宣语气里的幸灾乐祸,是在提醒自己路途上的不平静么?董清源多少还是朝着裴明宣到了个谢。总让裴明宣着实是没怀着什么好心思,却也提醒自己去路坎坷。那帮人未曾取了自己性命,想来必然是不甘心的。

    这几人城中混乱大抵也是如此,只是元书涵坐镇其中,对那些人多少也算得上是威胁。更何况旁边还有一个裴明宣,那帮人就算是有心也无力,自己这一去却刚好给了那帮人一个目标。留也是祸走也是祸,看来自己还是在京城呆着比较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