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惊变-《一声卿卿前传》


    第(2/3)页

    他所不知道的是,码头边的林间,蜀帝的禁卫,直到见他的船行得远了,才将手中的窄刀插回鞘中。

    长松叹息一声,过来牵起沈筠的手道:“回去吧。”说着就翻身上马,将沈筠也拉到马上,二人同乘一骑,缓缓归家。与此同时,不远处的林间,也忽然惊起一些飞鸟,在朝霞中哀鸣。

    没过两日,长松也要启程回边关了,临行时,天上下着小雨,沈筠哭成了泪人,拉着他的衣袖,不让他走,仿佛是已经料到,他此去再无归期。长松将她紧紧搂在怀中,抚着她细软的发丝,哽咽着道:“卿卿,别这样,你不跟哥哥好好道个别吗?”

    “哥哥,不要走,不要丢下卿卿一个人。”

    “卿卿,你听哥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完成的使命,我的使命,就是守住这一方国土,守住它,也便是守住了你,你明白吗?”

    沈筠此时已哭得昏头了,根本听不进去他这些话,只是紧紧揪着他的衣服不撒手,他无法,只得捧着她的脸又道:“卿卿,此一去,恐怕是九死一生,但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你都要好好活着,哪怕我们都不在了,你自己也要好好的。答应哥哥,答应哥哥。”

    沈筠听了,嘶喊了两声,伏在他胸口,闷声应道:“好,好。”

    长松听了,便狠下心,掰开她的手,翻身上马,疾驰而去,沈筠追在他后面跑,可她那里追得上呢?没跑几步便跌倒在泥泞之中。

    长松的泪早已吹散在风里,只听到身后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哥哥”越来越远,最后,耳边终于只剩下呼呼的风声。

    之后不久,便传来剑门关告急的消息,可笑的是,蜀帝竟然拒绝派兵驰援,理由是他不知听了谁的谏言,说要保留兵力,拱卫都城。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早就觉得沈旷功高震主,总疑心他有天会反,因此迟迟不敢交付所有兵力。可叹沈氏父子,在等不到援军的情况下还坚守了一月有余,最后兵尽粮绝,身首异处,剑门关也随之被赵达父子攻克。

    沈筠自己也没有想到,一别数月,再见到的,会是父兄被斩下的头颅。

    彼时她得了消息,冲入军营时,曹禅正将他们用托盘举着,涕泪纵横地高呼:“那赵达父子,实在可恨,竟将两位沈将军的头颅斩下,在城头高悬了三日,向我们示威,这个仇,我们一定要报。”

    那些军士听了,平日敬爱的沈将军在身死后竟然还受此大辱,一个个都红了眼,高喊着“杀!杀!杀!”

    一般的军士尚且如此,沈筠心境,可想而知。

    那个时候,她觉得天地都没了色彩,耳中也听不到任何声音,只呆呆地望着曹禅手中的两颗头颅,脑子里什么念头也没有,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曹禅面前,怎么接下了那个托盘,又怎么来到他们的尸身旁,想了许久才喃喃道:“拿针线来啊...要缝上啊...”

    彼时已有人递上针线,她就真的一针一线,独自把他们的头,都缝到了躯体上,缝完了,她便抚着那线迹自嘲一笑,:“真难看。”

    话音未落,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待她醒来时,家中已设好灵堂,她便一直跪坐在地上,麻木地对着前来致祭的人回礼,等到他们都走了,就对着父兄的棺椁呆呆落泪。

    彼时曹禅让人送来父兄的遗物,她一眼看到了那块与她胸前所戴一样的碧绿坠子,便将自己的那块摘下,放到长松怀中,又将长松的那块挂到自己脖子上,喃喃道:“哥哥,我答应过你,好好活着,一定说到做到。”

    等到父兄下葬时,她却还是哭昏了过去,再醒来,已身在禁宫之中,没等她懵过,便有个宫娥上前对她道:“娘娘,您总算醒了,小人这就去请陛下来。”

    她一听,就更懵了,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正在她纳闷时,曹禅来了,一来就坐到她塌边,拉着她的手道:“卿卿,你可算醒了,太好了。”说着,又对身边的内侍吩咐道:“去通知礼官,稍后就行册封礼。”

    沈筠本能地抽回手,往后缩了缩,曹禅却笑了,眯着眼睛道:“唉,你别怕,等行过礼,你就是中宫皇后啦。”

    他正说着,就听外面有将官慌慌张张跑进来道:“陛下,不好了,皇城已经被攻破了,我们就只剩宫城这一道防线了,请容臣等护送陛下先行离开。”

    曹禅闻言,浑身发颤,回头望着沈筠道:“胡说,胡说,不是说得之可得天下吗。都是胡说,胡说。”

    众人见他几近疯癫,也顾不上别的,忙拉扯着他逃了。

    沈筠坐在榻上懵了好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忙找出身寻常衣裙穿了,也混入人群往宫外逃去。

    而大昭对伪朝边境的攻击,也正式开始了。

    此前不久,大昭皇后薄令仪病逝,赵达便觉得那是攻打蜀国的最佳时机,因而带着长子赵雍,亲率举国之兵攻打剑门关,他自以为智计无双,却没想到,还是算漏了两点。

    其一,他自认为一早收买了蜀帝身边的馋臣,哄得那个生性多疑的蠢材不予援军,就能迅速攻下剑门关,却不想沈氏父子并非浪得虚名,仅靠那么点兵力,也还能拖住他们那么久。

    其二,就是他不知萧氏父子的心志之坚。昭国的那位皇帝,并没有因为痛失皇后,就忽略掉这次难能可贵的机会,而是瞅准了他们的边防空虚,迅速出击,至于他们的那位东宫,更是了不起,披麻戴孝奔赴战场,一连攻克他们十州之地,将边境一举推到淮水以北,还在阵前斩杀了伪朝兵马大元帅鄂力亚,要不是他及时带兵驰援,那萧琮大有要长驱直入,问鼎中原的架势。彼时他听了详细的战报,也是心惊,萧琮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智计,锋芒不输当年的冠军侯,若再假以时日,他们这些人,在他面前还不知算个什么。不过好在他尚且年轻,战场经验还稍显不足,自己还能勉强与他周旋。

    可他们这一周旋,就周旋了一二年。

    其间伪帝不是没有试过将赵达召回京都,可赵达是多狡猾的一个人,知道此去必然没有好果子吃,至少也要治个妄动刀兵之类的莫须有罪名,便”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名义给拒绝了,彼时举国兵马尽他手,伪帝也是无奈,只得任由他嚣张,然而他自己心中也十分明白,这样终非长久之计,正忧虑时,萧琮却突然挂出免战牌,还设了酒宴,说要款待他们父子。

    赵雍看过请帖,对他道:“爹,这昭国东宫给咱们设的,怕是鸿门宴吧。”

    赵达沉吟片刻,却失笑道:“他这是算准了,便是鸿门宴,咱们也只能欢欢喜喜地去吃席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