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回 股票-《明末:辽东雄狮》
            
            
            
                
    第(1/3)页
    “经略,这是您去年离开之前,吩咐我做的股票。”
    主管辽东银号的何斌,从包袱里拿出几张一尺长,三寸宽的纸片,放在杨承应的办公桌上。
    纸片是比照宝钞的规格做的,最顶端写着一行——辽东远洋贸易商会股票。
    顶端的左下角,印着股票的编号。
    再往下就是具体内容。
    从右到左分别写着,商会创始年份,发行日期,股金总额,每股金额,股东户名(空着),股数。
    最后是商会会长姓名,分会会长姓名。
    最下面,有一行小字,写着——辽东银号旅顺港分行监制。
    “不错!”杨承应点点头,“看得出,你和曹振彦等人是下了功夫。”
    “谢经略夸奖。”
    何斌挠了挠头道,“这股票和纸币有什么区别吗?”
    “纸币是货币,而股票是相当于百姓问乡绅借贷的凭据。”
    杨承应笑着解释道:“远洋贸易很花钱,也很赚钱。以前别人不肯入伙,是怕咱们搞砸了,他们血本无归。
    现在有了股票,他们就可以花钱购买,并且允许转让。
    我们就可以省很多钱,并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
    何斌听了,眼前登时一亮:“好啊,这叫‘无本买卖’。”
    “怎么可能‘无本’,我的军舰就是本钱,还有辽东的土地。”
    杨承应笑着说道:“这世界上就没有无本的买卖。”
    “那,属下这就着手发出去。”
    何斌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问道:“纸币可以兑换银子了吧?”
    “可以。”杨承应点头道。
    纸币刚出来,杨承应不许兑换白银。
    不光是为了防止造假,还有一方面是产量没跟上来,很容易造成通货膨胀。
    如今,纸币储量已经上来了,无限接近于储备金。
    可以允许开放纸币购买银两这条。
    富商们都等着,谁也不想带着沉甸甸的银子,到处跑。
    “发行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超过准备金太多了,如果无限发行,纸币很快和宝钞一样成为白纸。”
    杨承应叮嘱道。
    “好的,您就放心吧。”何斌收起股票,退了下去。
    股票,不是横空出世,而是伴随着商业活动的需要而出现。
    世界上最早的一支股票,可以追溯到一六零六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
    他们为了进一步扩大海外贸易,用发行股票的方式,获得资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