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回 教育带来的问题-《明末:辽东雄狮》


    第(3/3)页

    “哦,辽北行省的总督人选十分重要。”

    索尼说道:“大王,您有合适的人选吗?”

    “暂时没有,我还在想。”

    杨承应一开始是设想让多尔衮出任辽北行省总督,但在祖大寿等人的劝说下,放弃了这个想法。

    “大王如果没有,臣倒是有一个合适人选。”

    索尼笑着说道。

    “谁啊?”杨承应好奇地问。

    “济尔哈朗!”

    “他?”杨承应一愣。

    济尔哈朗自从投降了杨承应,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词,别扭。

    他属于起了大早,赶了个晚集。

    在后金没亡的时候,杨承应想的是拉拢他,以安定后金。

    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一系列阴差阳错之下,济尔哈朗最终只落了个枢密使的虚位,手里握着名义上一个军,实际上人数连一个师都不到兵力。

    可他还不敢松手,生怕一松手,就被来个“杯酒释兵权”,彻底与自己的部队无缘。

    “大王,眼下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索尼说道:“先大汗(皇太极)出于某种考虑,把来自黑龙江大片区域的部众,都划归镶蓝旗名下。”

    “这样啊……”杨承应开始思考。

    “他一直不得劲儿,原因是感觉自己没有用武之处,又担心兵权旁落,患得患失。您让他担任辽北行省总督,正和了他的意。”

    索尼说道:“以他的精明强干,压制住东北各族,容易得很。”

    “人选的确合适,但是我……”

    有些话,杨承应不好直说。

    索尼早猜到了,他道:“大王,济尔哈朗有一个女儿,今年已经十八岁,还没有婆家。您看……”

    “啥意思。”

    “您已经有了个海兰珠,再添一个有何不可。”

    杨承应愣住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