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别看阳翰笙是彻头彻尾的理工男,表达能力却着实不弱,他可以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解释最高深复杂的技术— “极简现在拥有图像识别上的专利可以用来改善广告投放服务的效果。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受众处于不得不看广告的环境中,就会希望看到对自己有价值的广告。而我们所设计的系统可以帮助广告主解决投放不够精准的问题,针对个别客户识别最有价值的点。” 投资一家科技企业能不能赚钱,归根结底,看的是他们的技术/服务是不是难以取代,以及他们是否可以说服足够客户为这项技术/服务买单。在听完第二问的答案后,裴相焕认为阳翰笙思路清晰并且够接地气。无论是研发的方向,还是有了成果之后推出的服务,都是为了解决潜在客户的痛点。 所以他只需要问出第三个同时也是最后一个问题,“创业至今,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阳翰笙再次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抑制住撸起袖子自己去解决问题的冲动。我觉得正确的方式是找到正确的人来解决问题。我的价值不在于我自己写了多少行代码,而是在我的带领下,团队做成了哪些事。” 不卑不亢的态度、务实的创业观念、化繁为简的沟通能力以及懂得分派任务给团队—阳翰笙所展示的一切就是一个成功老大的标配。所以在裴相焕原本就看好“极简未来”的情况下,阳翰笙坦荡荡的回答让他最后的疑虑尽去,之后便爽快的签约掏钱了。 在宇宙创业中心硅谷,街头巷尾的人们通常把风险资本家勾画为一个想要资助新生公司的富有金融家。事实上,他们并非散财童子。通常的运作方式是向那些5至7年内有高回报机会的公司投资,并且绝对不属于被动收取回报的金融家。 那些管理他人钱财的大基金员工或许可能偶尔混个水摸个鱼,裴相焕拿的是自家老爸的种子基金,再加上靠他的名号忽悠的其他韩国/亚洲财团资本,所以他必须试图做个更加精明的投资家。他创立并主管的方舟风投基金通过参与所投资公司的管理、组织市场战略和制定业务计划来培育公司的成长。 裴相焕本人参与“极简未来”的管理时间通常并不多,不过方舟专门有对接极简业务的投资经理。投资经理经常一个月去探访一次投资企业,每次4-5个小时,来与高管进行交流和沟通。风投的投资经理有时候会为投资企业选择新的管理人才,有时候只是作为创业者的求助热线而存在,然后方舟内部会通过阶段性价值评估来加强对企业的监控和风险管理。 方舟管理的数十亿美金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块美元的背后,都刻印着他裴相焕的信誉和荣耀。 为了对得起从祖父那辈积攒下来的口碑,他日常工作十分烧脑,频繁奔波于中美两个科技大国,过着每一个月就要至少倒一次时差的生活。更因为大本营在首尔,时不时需要他回趟韩国,探望父母以及门当户对的财阀妻子。 第(2/3)页